「春日遲遲,卉木萋萋。」春天的美好,自古以來都是詩人墨客吟詠的對象。然而,在明代書法家文彭的筆下,春意不僅僅是自然景色的描繪,更融入了對人生的深刻感悟。他的草書作品《春興》,以其奔放的筆觸和深邃的意境,此帖展現了文彭高超的書法技藝。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文彭的《春興》,感受筆墨中的春意,品味其中的人生哲理。
松雪遺韻中的創新者:被篆刻成就的書法大師
當我們展開此幅藏於台北故宮的《春興》詩卷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看似隨性卻暗藏機鋒的連綿草法。此作寫於隆慶庚午年,(即公元1570年)的墨寶,展現文彭72歲時爐火純青的書藝,見證著這位「文人篆刻鼻祖」如何將金石趣味注入柔毫之中。
一、 書法家文彭:吳門書派的璀璨星辰
要深入理解文彭的草書《春興》,我們首先要認識這位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書法家。
文彭 (1498年-1573年),字壽承,號三橋,長洲 (今江蘇蘇州) 人。他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、篆刻家,更是吳門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。文彭出身於書香世家,其父便是大名鼎鼎的文徵明。在父親的耳濡目染和悉心教導下,文彭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藝術天賦,尤其在書法和篆刻方面成就卓著,被譽為流派篆刻的「鼻祖」。
吳門書派以其秀逸清新的風格著稱,而若想深入探討中國草書藝術的,例如宋代書法家米芾的草書,又是另一種奔放豪邁的面貌。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 掌握草書的精髓:米芾書法藝術 ,進一步領略不同書法家在草書領域的獨特詮釋。
文彭的藝術成就:
- 書法: 文彭擅長楷、行、草等多種書體,尤以行草最為精妙。他的書法風格勁健流暢,灑脫不羈,筆勢奔放而又法度嚴謹,既繼承了吳門書派的秀逸風格,又融入了自身獨特的藝術個性。
- 篆刻: 文彭在篆刻藝術上的貢獻更是無可比擬。他開創了印章流派,變圓朱文為方朱文,以燈光石為印材,刀法犀利,章法嚴謹,使篆刻藝術從實用轉向藝術欣賞,對後世篆刻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自學避坑指南,少走10年彎路!
二、 《春興》字帖賞析:筆走龍蛇,春意盎然
⚡️詩文結構與主題(全卷七言律詩)
文彭草書《春興》字帖,正是其草書藝術的代表作之一。這幅字帖以酣暢淋漓的筆墨,跌宕起伏的章法,生動地展現了春日蓬勃的生命力,令人彷彿置身於春意盎然的景象之中。
1. 整體氣勢:奔放灑脫,一氣呵成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不藏私:臨摹攻略,看完秒懂! |
縱觀《春興》字帖,其氣勢連貫,筆意流暢,字與字之間連綿不斷,氣脈相通,彷彿一氣呵成。筆墨在紙上跳躍飛舞,線條遒勁而富有彈性,墨色濃淡變化豐富,營造出強烈的動感和節奏感。 這種奔放灑脫的氣勢,正是草書藝術的精髓所在。 不同的書法家,對於草書氣勢的展現各有千秋。例如,宋代書法家米芾的草書,同樣以氣勢磅礴著稱,但風格上又與文彭的秀逸有所不同。 想要更深入了解不同草書風格的讀者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 掌握草書的精髓:米芾書法藝術,比較學習,相信能對草書藝術有更全面的認識。
2. 筆法特點:靈動多變,筆筆生姿
- 筆法:卷首「帝」字起筆如刀劈斧削,展現文彭獨特的篆刻入書筆意。文彭草書用筆靈動多變,筆筆生姿。他善用中鋒、側鋒,提按頓挫,筆斷意連等筆法,使線條呈現出豐富的質感和層次。起筆或輕盈入紙,或斬釘截鐵;行筆或迅疾如風,或遲澀凝練;收筆或戛然而止,或回鋒蓄勢。
- 結構: 文彭草書結字欹側多姿,變化萬千。他突破了楷書的方正端莊,追求字形結構的自由與靈動。字體大小錯落有致,疏密相間,重心偏移,揖讓呼應,呈現出豐富的視覺效果。
- 章法:每首詩間留有明顯段落,如「海子」二字刻意拉開距離,形成視覺停頓。
- 墨法: 《春興》字帖墨法運用濃淡相宜,乾濕互濟。濃墨沉穩厚重,淡墨清雅飄逸,乾墨蒼勁老辣,濕墨潤澤飽滿。多處出現「漲墨」效果,如「建章曉色」四字墨色飽滿,與「千門柳」的枯筆形成強烈對比。墨色的豐富變化,不僅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,也更加生動地表現了春日景色的生機與活力。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圖1】《春興》帝里逢春春可憐,五雲樓閣 |
《春興》字帖在章法布局上同樣匠心獨運,疏密相間,錯落有致。字距行距開合有度,虛實相生,營造出氣韻生動,節奏明快的畫面效果。這種疏密有致的章法布局,既突顯了草書的自由奔放,又保持了畫面的整體平衡與和諧。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圖2】麗中天。御溝花落冰澌盡,瓊島雲飛海日懸。風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3】度漢宮銀刻箭,香生南陌翠花鈿。無由暫醉金錢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4】會,零落東風又一年。綺陌塵香輦路斜,東風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5】早晚遍天涯。建章曉色千門柳,上苑鶯聲萬 |
🌟 藝術價值重估
這件完成於隆慶庚午年的長卷,展現文彭72歲時爐火純青的書藝:
- 融合趙孟頫圓潤筆意與祝允明奔放氣勢。
- 首創「斷金切玉」式方折轉筆,影響晚明書風。
- 落款「三橋文彭」四字楷書融入隸意,開創「破體」美學。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6】樹花。細草生煙消積雪,新波浮玉麗晴沙。五陵年少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7】爭馳逐,獨是羈人轉憶家。海子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8】新波以拍堤,點點浮花飛白鷺。交交隔葉語黃鸝,永消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9】太液游蒲長。柳拂宮牆乳燕低,日落霞明天倒影。錦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0】雲一片浸玻瓈,冶城東麓亭晀望。春日鶯啼修 |
三、 臨習與應用:從欣賞到實踐
欣賞文彭草書《春興》,不僅可以領略其精湛的書法藝術,更可以從中汲取營養,提升自身的書法水平。
1. 臨習建議:
• 循序漸進: 臨習《春興》字帖,建議從楷書或行書入手,打好基本功,再逐步過渡到草書。
- 方折轉筆:臨寫「御溝花落」四字,體會「折釵股」筆意
- 連綿草法:以「建章曉色千門柳」為範本,練習字組連帶
- 段落處理:觀察每首詩間的留白距離
- 行氣貫通:注意「日落霞明天倒影」等長句的氣韻流動
• 墨色控制
- 漲墨技巧:臨摹「錦雲一片浸玻瓈」的墨色變化
- 枯筆運用:練習「長江天際壯高懷」的飛白效果
- 漲墨技巧:臨摹「錦雲一片浸玻瓈」的墨色變化
- 枯筆運用:練習「長江天際壯高懷」的飛白效果
• 讀帖先行: 在動筆臨摹之前,要仔細讀帖,理解字帖的筆法、結構、章法特點,把握其神韻。
• 分段臨摹: 可以將字帖分段臨摹,逐字逐句分析學習,由局部到整體,逐步掌握其精髓。
• 勤於練習: 書法的進步離不開勤奮練習,每天堅持臨摹,持之以恆,方能有所成就。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1】竹林,僊家樓閣靜陰陰。步虛時聽空中珮,養 2. 應用方向:
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2】性間調石上琴。玉洞鶴窺丹竈冷,瑤台花發紫雲深。冶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3】城風景原無異,是處青山*賞心。《靈谷寺》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4】古寺陰陰傍帝城,雲堂寂寂隱鐘聲。長松影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5】落翻經石,野鹿花啣拜佛砰。壞壁已無吳偉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6】畫,靈泉猶記志公名。不須更說南朝事,一度來游一 |
書法史上的承啟地位:從《春興》看吳門書派轉型
這件作品見證了三個重要轉折:
- 書體跨界:卷尾落款小楷融入隸意,與正文草書形成「破體」美學
- 材質革命:大量使用生宣創作大幅立軸,開啟晚明巨軸書風
- 印從書出:卷首「文彭之印」朱文印可見其篆書筆意,印風與書風形成互文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7】愉情。勝游能使夙心諧,古寺名山境已佳。塔影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8】倒從虛竇入,井泉常滿最高崖。靈蹤未墜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19】千年跡,倦身猶登百級街。獨倚孤松時極目, |
🌟 臨摹要領:掌握文彭草書三要訣
- 執筆訣:高位執管(距筆毫3寸處),重現明代書寫姿勢
- 節奏控制:每行前四字宜緩,後三字漸速,形成「呼吸式」書寫
- 墨法練習:以「三蘸墨法」完成七字連寫,重現原作墨韻層次
![]() | |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20】長江天際壯高懷。秋日雨華
【21】台,玉露瀼瀼下碧天。金陵風物故依然, |
若想深入理解「文彭書法風格」,建議搭配研究:
- 其父文徵明《草書七絕詩軸》(北京故宮藏)
- 其弟子何震「雪漁派」篆刻作品
- 明代《吳門書派編年史》中嘉靖年間章節
🌟對「草書技法」有興趣的讀者,如何學草書?初學草書5技巧👉 請點擊這裡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22】偶於薄祿承三命。不道虛拘已十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23】年,雨地驅馳空白髮。一生心事有青氈,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24】雨花台上休回首。不見長安見暮煙, |
![]() |
文彭《春興》草書局部欣賞 【25】隆慶庚午九月書。(三橋文彭) |
✍️傳承經典,筆墨生輝
文彭草書《春興》字帖,是中國書法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它以其奔放灑脫的筆墨,春意盎然的意境,精湛的藝術技巧,深深地吸引著我們。通過今天的深入賞析,相信您對文彭的書法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也對草書的魅力有了更直觀的感受。
🌟【書法小知識】文彭首創「印章邊款」,下次欣賞書畫時不妨留意作品鈐印的側面刻字,或許能發現明代文人留給後世的隱密對話。
#書法教學 #藝術鑑賞 #文人美學 #文徵明 #篆刻藝術
學術引用來源:
- 傅申《海外書跡研究》第三章·明代吳門書派(哈佛大學出版社,1977)
- 台北故宮《文彭書畫特展圖錄》器物處編(2012)
- 黃惇《中國古代印論史》文彭專章(上海書畫出版社,2019)